面试官为何“被面试”科技中小企业难觅人才
来源:保定百姓人才网 日期:2015-01-17 浏览

上海本市某科技型创业企业的人事负责人最近很“郁闷”:一连面试几名应届生,对方最终都以“小企业靠不住”为由,纷纷拒绝了条件不错的岗位。“咱们好歹也是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还是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销售额年增长率超过20%,也得过不少奖励表彰,到底哪里靠不住?”

  眼下正是校园招聘如火如荼之时,在众多学子争抢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职位时,一批有实力的科技中小企业却出现乏人问津的尴尬局面。这批“科技小巨人”应去哪里觅才,又该如何觅才?

  招应届生难过找高管

  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日前举行的创业企业座谈会上,应届大学生难招现象得到了现场10余家企业负责人的共鸣,有的甚至感叹:一个高级管理岗位往往应者云集,不乏北大、清华等名校人士,而想从上海几所“211高校”中招几名应届生却很难。

  入驻创业中心孵化器的一家新材料公司负责人透露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经历。该公司在外地已有七八个生产基地,今年1-10月的销售额过亿,然而就因为公司总部目前还在孵化器内,显得“不够气派”,被应聘者“鄙视”,还被连珠炮似地发问:“你们小公司买得起奥迪A6吗”、“你们给员工配电脑吗”、“你们会倒闭吗……”企业原打算培养一名大学生成为人事经理,然而先后面试了几次,都遭遇应届毕业生的“婉拒”。

  来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信息也证实了这种倾向。本市某著名理工科院校的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该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多年来以跨国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为主,选择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比例相对较少。

  企业和学生需求不对等

  有专家认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在初创时期靠一个团队打天下,待规模发展了,才逐渐意识到人才招聘的重要性。遭遇“招人难”,和企业相关经验的缺乏不无关系。

  比如,招聘流程不规范。目前学生普遍习惯大企业“网申”、笔试、“一面”、“二面”等严格设计的招聘流程,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招聘流程则过于简单随意,往往在校园网上发布一条简短的就业信息,接着就是找应聘者面谈。大学生小夏坦言,简洁的招聘方式固然免去了“过五关斩六将”的繁琐,但就这样稀里糊涂与此前从未了解的企业签约,总觉心里没底。

  企业和学生之间的需求不对等也是一大原因。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经晓峰分析,大学生理想的岗位,是在一个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企业里,从事一份对个人发展有利的工作。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和应聘者的沟通中,往往忽视这些内容。从成本角度考虑,企业不大会明确表示将投入多少精力培养一名新员工,他们更喜欢应聘者马上胜任岗位。学生最看重的,恰恰是企业最讳莫如深的,自然难以一拍即合。

  错位竞争走出困局

  中小企业走出用人困局,一定要像大企业一样,开校园宣讲会、设置复杂的面试流程“为难”学生吗?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对此持否定意见。

  上海过河兵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牟双春介绍了他们“割早稻”的方法。在就业旺季前半年左右,他们和几所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招募实习生,并给予相对丰厚的实习工资。同时,公司制订详尽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实习生觉得“有奔头”,留用的可能性自然增加。目前公司每年招5-6名新人,其中超过一半都是通过半年实习留用的。

  也有专家认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应该学会和跨国企业、大型国企错位竞争。对于创业意愿强烈的大学生来说,前者的吸引力就可能超过后者,把这样的人才争取过来,对企业和学生可谓“双赢”。上海交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建新介绍,他们正在与多家科技创业企业开展合作,有针对性地吸引合适的大学生前去实习、就业,已有不少学生对此表示浓厚兴趣。

保定百姓人才网     保定百姓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