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只有两种,一是书,一是人,两者互为表里,交互运用。一旦离开了体制学校,学习进入自学与偷学,人人都可能成为学习对象,只是没有老师之名,他们也没有教学的责任、义务,学习要靠每一个人自己想尽办法完成,学习的成果落差极大,也影响每一个人的成就。
每个人都拥有经验,这些经验通常未经文字化表述,都是每个人身上的“隐性知识”,不说出来,别人无从知悉,也无法学习。跟人学,就是要学习这些独家理解的隐性知识。
老板是最重要的老师
当记者时,主管召集人教我写新闻,采访主任教我策划处理新闻;刚毕业时卖保险,主管教我销售技巧,后来公司卖给李嘉诚,我从李嘉诚身上学到如何经营管理公司,也学会用人与气度。(尽管这些老板也都给我带来一些困扰,我也不尽全然喜欢他们。)
老板与我们长相左右,随时都有老板,我们一切都关乎老板,如果要找一位老师,老板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拥有最多工作相关的专业。我永远注意老板的一举一动,尽可能学习他的专业、能力、知识。如果他的为人处世值得尊敬,我也会学习。
不要只把老板当作发薪水的人,也不要把老板当作会找麻烦的讨厌鬼,从他身上学习才是聪明的思考。因为老板是老师,不要刻意躲着他,离老板近一点,才有机会多学一些本事。不要认为接近老板是逢迎,要学习迎合老师是应该的;也不要讨厌老板,就算他不讲理,可能也骂过你,但是谁没被老师骂过呢?我们不能因被骂而讨厌老师;更不能认为老板是敌人,也许他和你的立场不一样,利益也有冲突,但了解敌人的想法,学会敌人的本事,是打败敌人最好的方法。
不论老板做了什么,只要你没决定离开公司,就要看老板的优点,欣赏他的专业,努力学习,仔细观察,从老板身上学到本事。而主管是另一种老板,虽然他可能只是大工头,但是在专业上,他绝对有其能力,因此就工作上的专业,他也是最好的学习对象;从主管身上学专业天经地义。
主管本身就具有训练功能,他必须教会所有团队成员,才能顺利完成任务,但不可因主管有教导之责,我们就被动接受,而是应该主动的请教、提问,让主管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自己成为组织中成长快速的人。
老板和主管都是职场学习的关键人物。
后记:
1. 我的经验是,敢和我亲近的员工常是学习快速的人,也可能是未来最有潜力的主管。
2. 老板的道德水平未必高尚,但工作能力一定很好。
向资深员工及杰出同事学习
服役时,什么都不懂的我,却是全连的二把手,连长不在时,我就是最高指挥官。不过,我经常在处理事情时,会面临不知所措的窘境。那时有两位老兵给我很大的帮助,一位是行政士官长,一位是汽车维修士官长,他们一生都在军中,对所有的状况都了如指掌。
在我短暂的保险工作生涯时,我特别喜欢接近那些杰出的销售人员,因为我很好奇他们如何完成不可思议的业绩。我只是多一些礼貌、多一些请教,他们就感到窝心,让我在短暂的时间中,就得窥销售工作者一些不为人知的奥秘。
资深工作者虽未必能力很强,但一定非常理解组织的生态,对老板、主管的个性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什么状况该说什么话,拿捏精准。他们也对组织中的潜规则十分清楚,什么事规定不可做,但其实做了无妨;什么事规定可做,但却千万别做……,从资深工作者身上,可以找到聪明的行事之道。
至于杰出的工作者,则是组织中的天之骄子,他们会受到主管的重视,也有较大的自主空间,而有效的工作智慧,都隐藏在这些杰出的工作者身上。
和杰出工作者学习有效率的工作“Know How”,从资深员工身上则了解组织的生态,这两者都是最好的学习对象。这两种人的相处之道不太一样,对资深工作者要嘴甜、姿态要低、要尊重,必要时要施些小惠。资深工作者因年岁大,难免不积极,可是却有极佳的存活之道,新进人员只要态度好,并不难与其接近。
可杰出同事就不太一样,他们通常自视甚高,如果不能让他们感觉你潜力很大,他们不见得愿意交往。所以面对杰出同事,要表现出积极态度,也要展现适当的工作能力,再加上诚恳及尊重,他们会觉得你是同类人,而愿与你接近。杰出同事会有许多独门工作方法,他们不见得会公开,但接近就可以了解,就有机会偷学,透过观察、沟通、不经意的询问,就有可能拼凑出他们的私房诀窍。
资深员工及杰出同事,是职场中除了老板及主管之外,另一种可以学习的对象。
后记:
如果自己也是杰出工作者,其他杰出工作者可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要如何相处呢?最好的态度还是把他们当作交流学习的对象,对升迁抱着坦然的态度。
寻找专家及达人
每一个行业、每一种工作、每一种专业职能,都存在着专家与达人,这些人可能没有跟你在同一个工作的组织中,但却往往是最佳的学习对象。要和这些组织外的专家、达人学习,要有耐性,要有方法,要锁定长期追踪。
■ 学习的第一步是人肉搜寻,并仔细观察。先上网搜集,把他们公开的讯息彻底了解,仔细阅读已公开的“Know How”,并长期追踪、更新。同时也要透过实体世界的人际关系,了解谁认识他?他有什么朋友?以做为下一步接近时的介绍协力者。
■ 第二步则是接近,寻找专家可能公开出现的场合:酒吧、座谈会、演讲会,然后要像追星一样,场场必到。碰到面之后,一定要让他留下印象,提问发言是最好的方法,借用发言过程,彰显你的特殊性。如果能私下聊上几句最理想,这时不但可以换名片,还能直接请教问题,当然还要尝试留下日后联系的方法。
如果找不到公开接近的方法,就要设法安排私下的会面,最好的方法是找人帮忙介绍,先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搜寻是否有人认识这位专家,如果没有,还要扩大搜寻范围。就像许多年轻人想请教我问题,辗转找了许多人介绍,他们的想象力及耐性,令我折服,也通常会与他们见面。
■ 第三步则是建立请教的管道,用电子邮件往来是最佳的方式。现代人名片上通常有电子邮件账号,而用电子邮件请教问题是最安全的打扰,因为接到陌生的邮件是常态,可回可不回。第一次发送电邮,最好礼貌而周到地表达仰慕之意,然后问一个容易简单回答的问题,这是重要关键,因为问题太复杂,又是陌生来信,通常不会有回音,但如果问题简单明了,对方可能就会回答。不论有无回音,要有耐性继续请教,通常皇天不负苦心人,不断敲门的结果,都会有好报。
可以这样学习请教的外部专家达人,最好不只一位,还要在各种不同领域,各有对象,让自己学习的范围扩大,如果能构成一个个人的顾问圈,最是理想。
与外部专家交往,要从陌生开始,因此方法要细腻,才有可成。
后记:
1. 我常接到陌生的电邮,通常只是看看就算了,但有一种电邮我通常会回,就是年轻人的请教或询问,前提是问题不能复杂,而且要有趣。
2. 观察名人、了解名人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有时候只是一句话,但一生受用。
没有效果的学习——菜篮族知识分子
每个人都重视学习,但真正得到好处的人并不多,知识丰富却不会活用,就像用茶壶装饺子,倒不出来,也吃不到。更多的人学到了,却不相信,留在嘴巴说说而不做,只是言行不一,自我欺骗。
一对朋友夫妇,两人都是台大经济系的高材生,都在知名企业工作,也都在做股票投资,但结果是亏损的多。社交场合中,他们最常谈的是股票,最常问的问题是:哪一支股票会涨?有什么内线消息?我看在眼中,感慨万千:为何两位高级知识分子,投资行为却像市井小民、菜篮族一般?大学教育让他们拥有一个不错的工作,但似乎没有在行为上留下痕迹。
事实上,社会中充斥着这种人:长期学习、努力学习,却没有改变、没有效果,行为依然故我,困境依旧存在!长春藤名校毕业的MBA,在实际经营公司时自以为是,独断独行且不肯授托,导致团队分崩离析、绩效不彰,过了蜜月期,只好黯然离职;一个虔诚的教徒,耶稣佛祖不离口,谢谢感恩不离嘴,奉献捐输不落人,只是回到红尘,依旧心狠手辣、奸诈狡猾、背信弃义,有钱我最大,得理不饶人。
“菜篮族知识分子”、“名校经营白痴”、“虔诚的恶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重视学习、努力学习,但是学习无用,行为没有因而改变。
人为何要学习?维基百科对学习的定义是:学习是透过教授或体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很明显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行为。学习不只是要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和技能,使用在相关的行为上。
学习不只在知识技术上,也在态度、心性、价值观上,“虔诚的恶棍”显然是“说”与“做”的巨大落差,在神前承诺要行善、在神前努力修养心性,这都是学习,可是学习之后的价值观改变、心性纯化及性灵的提升,就需要真实的改变行为,并且需要持续而稳定的改变。
这就是学习的盲点:重视外在的知识技能,忽略内在的态度、价值与心性;强调学习内容的获得,而忘记学习之后的应用与改变。我们应当重新认识学习——要学习,也要实践;透过学习来提升自我、改变行为,也改变世界。
后记:
1. 冷静观察生活周遭,一定不乏“菜篮族知识分子”,也不乏“名校管理白痴”,至于“虔诚的恶棍”,其中许多是勇于捐输的生意人,他们的行为反而较像是买赎罪券。
2. 行为未改变的学习,可能并没有把知识、价值观和态度,内化为自己的信仰,虽眼到、口到、耳到、手到,但心未到,脑未到也